大珠小珠在玉盤,琤琮作響─側記「2022臺灣文學獎決審會議」 決審委員|董恕明 2022年9月16─18日,接連三天,「2022年臺灣文學獎金典獎決審會議」在一間大隱於市的旅店裡,默默卻也激烈的潛行著。身為一種...
更多〈致敬與致謝〉 決審委員|凌性傑 「跨界」與「跨越」,文學的疆域越來越開闊。 接下2022臺灣文學獎金典獎決審工作之後,我一直興奮期待著,八月底收到三十部入圍好書。開箱這批好書,大概明白複審委員的偏...
更多〈耐心與耐心的等價交換〉 複審委員|李奕樵 之前擔任書獎評審時,親身見證到學院背景評審們的強大之處,就知道自己在這種重要書籍獎項裡絕對不是知識分子代表,更像是消費者代表。在收到參賽書籍後近兩個月...
更多〈與文學協商〉 複審委員|朱嘉漢 評審工作結束,返家數日後,某些不安浮現。忍不住想:是否,一切有重新商榷的餘地?這當然是個不甚高明的問題。如果重新討論,甚至重新投票,呈現出的結果自然不同。即便如...
更多象徵臺灣文學最崇高的文學獎項,2022臺灣文學獎客語文學創作獎成績揭曉了。近年來,在臺灣文學館大力推展下,客語文學創作漸次紮根茁壯。諸多文學好手同台競技,面貌紛呈,多元並蓄,在這個場域裡,讓我們看到代...
更多Tī 心悶 所在,thn̂ g 根湠葉 自2020年起,臺灣文學館kā創作獎評審辦法做大調整,本土語言調整做逐種語言新詩、散文、小說三種文類攏設獎項,2020年三類收著50篇左右,2021年三類收著62篇,今年新詩收著4...
更多本屆臺灣文學獎劇本創作獎,進入複審作品共計二十件。作品內容相當多元,有關注當代社會議題、族群與歷史等宏大主題,也有聚焦家庭關係、青春愛情、自我認同與心靈探索等切身題材。更有嘗試藉科幻、刑偵與喜劇等...
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