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喬【圖書類 │長篇小說金典獎】V與身體
2013年圖書類長篇小說金典獎得主 李喬
【簡介】
1934出生於苗栗縣東,與泰安接壤名「蕃仔林」。父李木芳參與農組抗日,被限地租地造林維生。三兄弟一妹終日治時間輒處餓死邊緣。本人青年前多病九死一生。
最高學歷新竹師範。當兵期間普高考及格。同期生訓練四月,本人則服高砲士官役三年。任國校教師四年,初中高職二十二年,四十八歲退休。
1962年始小說創作,十年後兼及文學評論,再十年擴及文化理論及評論。1982年退休,從此以創作為主。1998年起至2006年止曾在「大愛電視」、「公共電視」、「客家電視」等主持文化性節目八年。
曾在「新竹聖經學校」、「真理大學」、「國立聯合大學」系所授課各兩年。1999─2003任台灣筆會會長。
出版短篇小說全集約二百萬字。(第一部長篇稿12萬字被遺失,不列入)出版中長篇小說十五部十六冊約425萬字。論述文學兩部,文化七部八冊計167萬字。
五幕劇、紀錄片、劇情電影劇本各一約18萬字。敘事詩3500行乙部。以上總計800餘萬字,未出版者不多
2010年真理大學牛津獎,靜宜大學第一屆「蓋夏論壇大師講座」。2007年行政院客委會「客家文化終生貢獻獎」,2000年台灣文化學院授與「台灣文化榮譽博士」,1996年任台師大「人文講座」,1995得台灣基金會「社科人才成就獎」、1993年得第十四屆「巫永福評論獎」。1981年得第四屆「吳三連文藝獎」。1968年得第三屆「台灣文學獎」。
【得獎感言】
耆老八十,還來追逐大獎,難免忐忑不安。這是實話。
寫作的人最大擔掛是出書無門。青中年出書,猶如沙漠中爬行。難忘的是高雄「三信」、「春暉」,其次「遠景」、「台灣出版社」、「大安出版社」、「望春風出版社」,是年年結清版稅的。
有一出版社,某年某日,突然把拙著數種「貨運寄回」敝舍,都是二版書。其中三種還是印刷廠原封包裝。結果造成小客廳「交通組塞」。
「遠景」出版「寒夜三部曲」,我永銘沈登恩夫婦。
七十歲後四部長篇小說都由「印刻」出版。是否有人「暗助」不可知。初安民先生祇在公共場點頭握手三兩次。對於「印刻」,必然刻印在我的大腦灰質的「事件記憶」系統裡面。謹致謝忱,包括辛苦的工作伙伴們。
關於小說我有一終生信念:內容與形式並重;內容囿於才氣智識,生命存在領會有限,似難強求;形式則任你無限「玩索」而有無限可能。「V與身體」就是這樣的產物。誠然平生積學之外,生理學、藥物學、病理學的惡補是難免的。
末了,向五位評審致意:據說是全票投給「V與身體」。諸位來自東南西北,老中清三代而七彩繽紛,能夠五票集中,是「V與身體」的福氣。作者的感受是台灣文學的福氣。老人比較容易激動,我是婆娑了。祝:
台灣文學永遠生機旺盛,永遠是美麗純淨的天地。
2013.11.9 苗栗玉泉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