羅葉【新詩類佳作 │ 如寄-獻給社會各角落勤奮工作的人們】
 |
羅葉 |
|
新詩類佳作 如寄-獻給社會各角落勤奮工作的人們
羅葉
本名羅元輔,1965年生,台大社會系畢業。早年曾任職於新新聞、自立晚報等媒體,後賦閒養病、寫作自娛。曾獲時報新詩獎、聯合報新詩獎、中央日報小說獎等數項。近四年來遷居宜蘭,擔任小學教師,也學習各種行政雜務,課餘喜歡散步閱讀。著作包括:詩集【病愛與救贖】、【對你的感覺】、【蟬的發芽】;小說集【生命無地圖】、散文集【樹怎樣成為自己】…等十二種,多已流離散軼。
得獎感言
如果說,我曾經將「書寫」視為一種生活方式,那麼約莫四年半前它便漸趨式微了。這個時點相當於我從台北遷居宜蘭之際,後來每逢友人詢問「為何搬到宜蘭就不再寫了」,我總要編造理由略作交代,其實自己也不很清楚究竟是為了什麼;而停筆休耕延宕迄今,終於忘了陸陸續續曾經給過怎樣的答案,彷彿不再寫作是最自然圓滿的,我感覺自己有點兒寡情。
既然如此,為何又寫下【如寄】一詩,還拿它參加文學獎呢?
因為想要整理舊作吧!這指的是,尚未發表過的草稿雜記。
而為什麼突然萌生這個念頭呢?多半是健康情況出現了變化。人,有時會感覺自己活不久了,想趁著還能做些什麼的時候,趕緊將以前想做而未做的事情付諸行動。所以,我從電腦中找出這首寫於五年前的舊作,稍稍修改,投稿副刊,想藉著發表於報端一隅為自己留個紀念(多可笑的想法啊!)偏偏它很快就被退稿了,剛好這時候撞見台灣文學獎的甄選辦法,就將它轉投文學獎,結果得到了佳作。
我想,這是跟「因禍得福」扯不上關係的,只能說文學品味各有偏好。【如寄】是我向來關懷的社會主題,我很抱歉沒能力將它處理得更好;但在定稿後的日子裡,我又與寫作韻律隱約恢復了聯繫,這一點點、一滴滴,竟教我十分珍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