溫毓詩【短篇小說類首獎 │ 牡蠣】
 |
溫毓詩 |
|
短篇小說類首獎 牡蠣
溫毓詩台灣省彰化市人。
現為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生。
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學士、碩士。
現職為嶺東科技大學兼任教師。
曾獲得第二屆全國大專學生文學獎、第十二屆全國學生文學獎、台灣新聞報主辦西子灣文學獎等獎項,曾出版小說集《葉蝶面具》(麥田,2000)。近年作品零星發表於報章。
得獎感言及創作自述我只是幸運的,並非最好的。
對寫作,還保有一點才華,以及對生命的些許歷練,如果沒有熱情與信心,現實環境與生活的嚴苛早已使我沈寂。
有更多傑出的寫作者比我更能感受這其中的甘苦。
感謝、感激、謙虛。
如果這是我生命中不平凡的一瞬間,感謝父母與師長、陪我度過生命低潮仍支持我的家人朋友與曾經的戀人,感謝老天予我的幸運,還有更多的自我實現與責任,期許我,不要只是星空中閃亮的一瞬間。
謝謝主辦單位與評審,以及所有熱愛文學寫作與閱讀的朋友們。
莫名,我就喜歡你沒有目的、沒有預設、沒有主義;只有欲望、只有想像、只有遊戲。
要敘述創作,如生活與無邊感應的萬千言語繫於一釣絲,只有慧心與會心的人能知曉,那弱如蜘蛛之絲的創作欲一端連接天堂,另一端連接地獄。
所以,就經驗而言,實不必多言。
有一種面對外在世故近乎犬儒,真實的自己卻近乎封閉且孤僻。不識文藝界的人與事,不太熱中與人往來,再熟悉的人也有距離……這樣禁閉的姿態造成「無知」。
因此,得獎,在此之後,我赫然有種被嚇到的感覺。小說,乃是「作意好奇,以寄筆端」的「傳奇」。感知,對我來說是重要的,許多逃避與拒絕現實的時刻,是希望能夠令感知純粹,啟導與世界對話、觸知的無限想像。傳奇,在無所遮攔的文字語境內,內在書寫的獸,張牙舞爪,狂瀾飛舞,它映自筆端形諸意象,我無所設定誰能理解或評論,而就只是,就只是,有一點感動,海德格獨行林中路,林葉間照進的一絲曙光,也能聚成千手千眼,每一絲光皆是頓悟。
創作不就應該是無目的性的,一種凝望之際的怔忡,一種禁欲裡的紅杏出牆,一種傷痕累累後的淡然……你我皆有過孩提,天真遊戲,奔跑與笑聲之間的快意,衝動之際達成的完滿,在閉眼時倒數「三、二、一」,心中滿是要尋到當鬼的你,奔跑、縈迴、鬥角勾心、你躲在哪裡?欲望在青春與野性間流竄得最奢靡,我們的遊戲,可不是為了在旁邊看我們而打分數的大人,說,誰把那遊戲玩得最規矩、得體、深獲我心。
如果他微笑,因為他也會心,而且,每個人,都曾經孩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