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得獎者簡介】
南投人,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畢業。曾任《報導者》記者、《鏡週刊》人物組特約記者。傅爾布萊特學人(Fulbright Scholar)、中研院亞太中心、哈佛大學訪問學者。曾獲臺灣卓越新聞獎、曾虛白新聞獎、亞洲出版協會新聞大獎、香港人權新聞獎。攝影作品曾獲臺灣新聞攝影大賽系列照片首獎。合著《廢墟少年》獲Openbook閱讀誌年度中文創作、鏡文化「華文創作類」年度好書。在書寫中平衡宏觀的社會分析與微觀的生命故事。
【得獎感言】
為什麼花了七年時間書寫移工?
這是一個我經常被問,卻不容易回答的問題。
書中的文章多數都曾在報導中刊出,但這本書的改寫過程讓我感覺格外艱難,彷彿褪去一層皮。我意識到,我必須誠實面對這個問題。
記者的寫作可以是狡猾的。寫報導時,作者常需隱而不見,我可以躲在受訪者的引述後,裝作中立的旁觀者。如果你在閱讀這本書時感到心痛、震驚或困惑,那都是我曾經歷過的情緒。
我在第一廣場認識了移工。多年來,我見證了移工懷孕產子時的無助、爭取職災補償時的掙扎,也走過那條屍骨還鄉的路。他們的奮鬥、夢想與心碎,每次訪談、每個場景,都是我親歷的。這些故事引領我從一個移工走向另一個。然而,他們面臨的挑戰與挫折不應僅是個人經歷,更是臺灣社會的一部分。
在書寫過程中,我常思考:作為一名記者和旁觀者,我能為這些「被託付」的故事做些什麼?我該如何寫作,才能讓臺灣社會重新看見移工──這些在社會運轉中默默付出卻未被充分理解的個體?這樣的想法縈繞腦際,我的心情也在樂觀與悲觀間擺盪。有時覺得一切都在向好發展,但下一刻,網路上充斥的歧視言論又讓我瞬間清醒。
文字有時顯得脆弱、無力,謝謝金典獎給予肯定。但願我的文字,能讓移工的形象熠熠生輝,也讓更多人了解:移工築起的地下社會,也是我們的社會。